AG真人
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工作动态 > 市局动态
索引号: 4311000019/2023-06453 分类:  
发文机关: AG真人 发文日期: 2023-03-20
名称: 品读廉洁家书 感受自然家风
文号 :    
品读廉洁家书 感受自然家风
2023-03-20           来源: 综合科 【字体:   打印
分享到:

今年2月,在永州市纪委、市妇联联合开展的永州“莲姐姐”清廉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中,AG真人平台选送的4篇作品获奖,其中一等奖1篇、优秀奖3篇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执法支队陈代辉《写给舅舅的一封廉洁家书》获一等奖,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程晨《谈家风 话成长》、局开发利用科陈阳《传承优良家风,建设美好家庭》、市征地事务中心李艳文《传家风、话成长、促和谐》分别获优秀奖。让我们一起品读4封廉洁家书,感受自然资源人的良好家风。

写给舅舅的一封廉洁家书

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执法支队 陈代辉

敬爱的舅舅:

展信快乐。很抱歉用如此老套的开头给您写这封信,我希望写这封信的时候能够带着一点快乐,因为终于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很多来不及对您说的心里话说给您听,哪怕我知道我已经做不到。

人总是怕回忆,特别是回忆里那些怎么都绕不过去的悲伤。2012年,您带病工作,那次的胰腺炎,离最佳抢救时间只剩不到3小时,您与死神擦肩而过。2019年11月15日晚上9时30分,这一次,幸运之神没有再次眷顾我的家人,您因专案连续加班数月,突发心肌梗塞,再也没有醒来。离您离开已经有半年,这半年里,我们寻找着可以承受悲伤的能量,那些您曾经说过的话,做过的事,形成的家教家风,就像一盏明灯,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。

“君子检身,常若有过”。这是在我毕业那年通过贵州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选调考试之后,问您对我有什么要求的时候您说的话。您说,既然决定成为一名公职人员,在工作中一定要时常自省、自责、克己、律己,做到清正廉洁。在那段基层的岁月里,尽管有着独在异乡的心酸,四处奔走的疲惫,还有那间一到晚上就没人、感觉像是随时会倒塌的宿舍。但您的宽慰和鼓励,让我挺过了适应期,也是您告诉我工作中的那些方式方法,让我能尽快地进入角色,并因此决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方向。最艰难的那三个月里,我从开始的语言障碍、茫然无措,到听懂会说、耐心细致,从开始的不适应基层生活环境到后来的安之若素、甘之如饴,从开始的专精一项工作到后来的同步进行、有条不紊。看着那一份份文件从文字性的东西化为助民、惠民的实事,我的内心充满着激动和欣慰。

“公则明,廉则威”。这是您的同事对您生前的评价之一。他回忆起您的生平,说起一件往事,在2018年您侦办一起特大网络赌博案时,犯罪嫌疑人家属找到您送上红包,希望您网开一面,您严辞拒绝。那人威胁说:“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,我的亲戚判了刑,除非你莫走夜路。”您对此毫不畏惧,坚持依法处理。正是基于这种品行,从警以来,您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先后参与破获各类刑事、治安案件1500余起,抓获各类犯罪嫌疑1100余人,捣毁各类犯罪团伙130余个。也因工作表现突出,您先后荣立省厅嘉奖1次,市局三等功2次,县人民政府嘉奖5次,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人民警察。舅舅,您不只是周边同事的榜样,更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可取代的领路人。正是您的言传身教,让我在工作中能始终做到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,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去,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。

“恪尽职守、担当干事”。这是您从警几十年一直在遵循的做事原则,也是我用来要求自己做事原则。在县公安系统里,“敢查大案,善挖窝案、长于攻坚、足智多谋、拼命三郎”是您的众多标签。这次为了确保国庆期间新邵县社会治安大局平稳,您从9月中旬就开始忙,连续两个月加班加点,生病了在办公室打点滴,总想着等空闲一点再去医院。有一次闲聊的时候,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劝您偶尔也给自己放个假,出去走走,职业特殊家里人都理解,但是无限制地透支身体怎么行呢。您听后只是无奈地笑笑,又很愧疚地看着家人,良久之后,只是说了一句对不起。我知道这句对不起里,有着太多的责任和愧疚。您常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,就要恪尽职守,担当干事。您说作为党员干部,不但要干净,也要干事,既要清正廉洁,也要勤政为民。您践行了自己说过的话,一直坚持到生命的尽头,哪怕时间永远定格在了46岁。“太累了,我顶不住了!”这是您留给家人和朋友的最后遗言。

舅舅,我知道,您走得太匆忙,还有太多的遗憾,太多的愧疚。还记得有次外婆生日,您忙完案子半夜开车回到几十里外的家,满眼疲惫地在外婆的注视下扒了几口饭,说了句生日快乐,又连夜赶回了单位继续忙没忙完的工作。那天,外婆看着消失在黑夜里的车尾灯,痴痴地站了许久。也记得您知道外婆读书不多,不识数字,眼睛也因为白内障看东西很模糊,于是就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设成了快捷键“1”,然后对外婆说:“妈,我有时候工作实在太忙,又是些需要及时处理的事情,如果您实在想我了,您就打给我,我陪您说话”。可您不知道,心疼儿子的外婆为了怕您分心,那个简单的快捷键硬是没拨出去过几次。有好几次,我看见外婆颤巍巍地拿出了手机,几次想按却最终没按下去,嘴里似乎是在安慰自己,说“忙点好,忙点好,吃着国家的粮就不能是我一个人的儿子,是国家的儿子。”记忆里的舅舅,是年夜饭老看不到人的舅舅,记忆里的舅舅,是从警几十年,接过成百上千次的“110”,处理了成百上千的案子,可手机通话记录里却没有几次快捷键“1”的舅舅。记忆里的舅舅,不只是守护我们长大的守护神,更是人民的守护神。

记忆里的这些话,经过时间的沉淀,渐渐成为我们家的家教家风,成为了我们的人生格言。您的一言一行,引导着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走弯路,谨言慎行,清正廉洁。在公安部的唁电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胡进同志为人民公安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,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、服务人民、执法公正、纪律严明的总要求。”您短暂而又辛劳的一生得到了认可,您也不负国旗下曾经的铮铮誓言。

敬爱的舅舅,这是写给您的一封廉洁家书,更是我对您的一份承诺。这份承诺,不只是承诺在工作上我会始终以您为榜样,始终恪尽职守,廉洁奉公,更是向您承诺,您对家人未兑现的承诺,未尽完的责任,我们会接过来,然后去完成。所以,如果可以,请您走得尽量轻松一点,安心一点。

写信人:思念着您的人

谈家风、话成长

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程晨

每个幸福的家庭,往往伴随着良好的家风。我家的家风,可以用“孝顺、勤奋、节俭”来概括。我生在军人世家,爷爷曾参加过“北部湾事件”。他总是以身作则教育我们要勤奋、要节俭。

孝顺,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。“百善孝为先”,这也是爸爸常挂在嘴边的话,常常教导我要做一个孝敬长辈、懂得感恩的人。在我的眼里,父母都很孝顺。爷爷与爸爸住得很近,两栋楼相邻。爸爸每天都会在窗户上望着爷爷窗户,观察老人有没有回家、有没有按时睡觉。节假日里,都会喊着我们去请爷爷奶奶过来吃饭,要是老人懒得走动我们就端着菜饭去爷爷奶奶家。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我,我也对四位长辈很孝顺,每当有什么开心的事情,都会第一时间跟他们说,四位长辈见到我,立刻乐呵呵地笑成一朵花,直夸我是好孩子。

勤奋,是取得成功最基本的条件。俗话说得好:“勤奋的人一个星期有七天,懒情的人一个星期有七个明天。”平时,父母为了做好本职工作,都很努力地工作。爸爸经常加班,有时候半夜还会在书房打电话联系工作;妈妈做完了家务活儿,也时常捧着书“充电”。渐渐地,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,我一直勤奋、刻苦地学习。“世上无难事、只要肯登攀”,这便成为了我的座右铭,希望自己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节俭,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。记得懂事起,妈妈总对我说:“节俭兴家,浪费可耻。”长大了,我渐渐懂得了这句话的意思,也有了实际行动。每次盛饭都是吃多少打多少,尽量做到“光盘”;过年时长辈给我的压岁钱或者平时给的零花钱都不会乱花;没有用的衣服也会捐给需要的人们。我还养成了不攀比,不浪费的好习惯,这都益于我家严格的家教。

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传统,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严格遵守了自己的良好家风,才能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!

传承优良家风,建设美好家庭

AG真人电子游戏平台开发利用科 钱阳

“参天之树,必有其根;怀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”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,正是来源于自己所在的家庭,而家庭的风气在人性格的养成、思想的进步、个人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同时,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,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会影响家庭的各个方面。

传承良善为本的家风,着眼未来。

我的外婆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,她没有上过学堂,就只认识几个大字,依靠种田养活全家。在条件艰苦的岁月里,她依然保持善良真诚的品质,乐于帮助贫困的人。家里最艰苦的时候坚持接济了一个吃不上饭的孩子,我唤他“表舅”。听我母亲说,这位表舅后来在外婆的鼓励下去参军保家卫国,家里人虽然常年见不到面,也对他在外地的军旅生活充满牵挂,但是全家也因为他保家卫国的光荣事业感到自豪,后来我大舅也在他19岁那年去参军,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。我母亲和其他几个兄弟姐妹,外婆也竭力供他们读书,他们又在各自的工作中、家庭中发光发热,母亲也传承了外婆乐善好施的品格,对于弱势群体格外关爱。外婆说:“读书好啊,读书能明白事理。”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读纸书,外婆的言传身教本身就是一本书。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”孩子的未来就是一个家庭的未来,保持良善的本心,站在有利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,正是建立美好家庭的基础。

传承勤俭节约的家风,珍惜劳动果实。

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”宋朝名臣司马光,一生清正自守,廉洁奉公,以天下为念,反对铺张浪费。在其家训《训俭示康》中写到:“吾本寒家,世以清白相承”告诫其子司马康以勤俭节约为美德,不要骄奢淫逸。司马康秉承父亲教诲,为人克勤克俭,史书评价他“为人廉洁、口不言财、济美象贤”,正是传承了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,珍惜家庭奋斗的果实带来的绵延不绝的福气。

“积金以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守;积书以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读;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,以为子孙长久之计。”记得儿时在外婆家吃饭,外婆一直教育我们,盛饭的碗里,要吃干净每一粒米,那都是农民辛苦耕耘的果实。即使在物质生活变得丰富的现在,我们家里依然保持不浪费一粒米的习惯。优良的家风,造福子孙后代,胜过万贯家财。

传承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的家风,建立融洽的关系。

如果只用两个字形容我家印象最深的家训,我想最贴切的就是“宽”“严”二字。“宽”是指宽厚、包容,这是对待他人的尺度。面对误解和委屈时,不能对别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,苛责缺点甚至心怀怨恨,而是以宽厚之心包容他人,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。记得以前奶奶家盖房子,老房子与邻居家的地基之间有一条3尺多的缝隙,因为地基不明确,有些不愉快。后来爷爷做主又让出了2尺,房子建成后,两家房屋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巷子,爸爸又在巷子里搭建一个菖蒲叶作顶的简易凉亭。夏天的傍晚,两家人一起在凉亭里面吃饭纳凉,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,渐渐形成了互帮互助的习惯。“严”是指严格,这是针对自身的标准。我的父亲是一个木工,他有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。记得有一次吃饭时,他的徒弟抱怨起一家客户给的钱少,劝说父亲不要那么细致干活,钱给得少应该做粗糙些不要太细致。父亲当时就教育他:“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能因为钱财多少,而去选择认真或者敷衍,也不要因为别人做法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。”父亲无论在何种情况下,坚持严格要求自己也深深影响到他身边的人,别人对他的信任,可能正是来源于他严于律己的品德。形成“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”的家风,在平时生活工作和学习中,善于自我批评、自我约束;对待他人真诚友善、不斤斤计较,以宽厚之心相待。久而久之便能不仅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,心情舒畅、精神积极健康;还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,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品,好的人品也正是立身之本。

优良的家风,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,它在不知不觉中指引个人的成长;重视家教传承优良的家风,才能家道兴盛、和顺美满。

传家风、话成长、促和谐

永州市征地事务中心 李艳文

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,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风的熏陶,好的家风是培养孩子正确三观的摇篮,是助力孩子成长、成材的最好催化剂,是为人处事的指南针,更是人生道路的加油站。因长期受长辈的言传身教及生活中的耳濡目染,下面就我成长中印象较深的几件事情谈下家风对我的影响。

小时候家住农村,从小我就知道爷爷是一位党龄几十年的老党员,年轻时候是村里的领头人,带领村民一起搞集体生产。在我心中,他就是那个年代老共产党员大公无私、一心为民、正直善良的典型代表。印象中爷爷有个很特别的习惯,喜欢在闲暇时候弯着腰在村里瞎转悠,路上随便碰见玻璃碎片或者铁钉之类的,便马上清理,生怕伤着路人。若是路过村里小溪、水渠的木板桥有腐蚀或者松动现象,为了避免村民过桥时摔跤,便会回家找来闲置的木头拿去补上、钉稳。别人常笑他傻,天天弯腰在地上捡金子,一天闲得慌,他总是乐呵呵回答:“方便他人也是方便自己,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。 爷爷也常教导我们说,多做力所能及的事,帮助别人的同时,自己也会获得满足快乐,何乐而不为呢。

如果说善良真诚、乐于助人的家风会相互感染,我想,吃苦耐劳、重视教育的家风更是会传承。

据说爷爷当初只读了小学一年级,但是却写得一手好字,平时讲话中各类成语、典故可以信手拈来,是我身边活到老、学到老的最好榜样。爷爷常教育我们晚辈:“知识学到手是自己的,谁也抢不走,打铁还需自身硬,自己有本事才经得起各种考验,趁年轻要多读书,别等长大了,书到用时方恨少”。听说爷爷当初学习成绩很好,但是受限于家里条件艰苦,被迫辍学,深爱学习的他为了不让自己的遗憾再次在子女身上上演,在年过花甲的年纪还跟奶奶整日里走街串巷经历风吹日晒做小买卖,把叔叔供上了大学,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村第一个考上重本的大学生,并传为一段佳话。

待我开始上学时,成绩尚可,村里总有人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,反正长大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了,妈妈怕我被这些言论影响、打击,便跟我说在她心中不管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,你只管努力,不管家里多困难,砸锅卖铁也会给你读书。曾经我也有一段厌学期,觉得上学很累,还枯燥无味,羡慕村里早早出去打工的同学,妈妈了解我的想法后,便趁暑期农忙双抢时让我跟着他们下地收割,一天下来,衣服都湿透了几身,腰也直不起来了,第二天便打退堂鼓不想去了。妈妈便趁机教育我:“这个世上,没有什么轻而易举的成功,不管做什么事情,想要摘取胜利的果实,必须要学会付出辛劳和汗水,你要是不想以后跟爸妈一样,面向黄土背朝天,读书便是我们农村人改变命运、走向成功的最好的捷径”。当时我想,妈妈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,但是懂得的道理可是一点没少。后面整个暑假,天天跟着妈妈下地干活,在劳动的同时,体会到了父母干活的辛酸,学会了珍惜粮食蔬菜,更懂得了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,每当想放弃时,就想想父母在田地里流过的汗水,后来,在爸妈的细心引导教育下,我跟弟弟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。

时光荏苒,好的家风如溪水,潺潺流淌,时刻净化着我们的灵魂,如春雨,润物细无声,无时无刻不滋养着我们的精神。家风不是一蹴而就、一劳永逸的一时狂欢,而是一种潜移默化、久久为功的内力。我们要将好的家风传承,将内力化为动力,共建和谐社会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回到 顶部

主办:AG真人电子游戏平台 电话:0746-8327376

地址:中国•湖南省•永州市冷水滩区湘永路267号

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 政府网站标识码:4311000019

AG真人平台版权所有  备案序号:湘ICP备05009375号

网站地图

  • 湖南省政府网
  • 雷火体育 太阳城娱乐 澳门永利皇宫 威尼斯人博彩 太阳城app 澳门博彩平台